九江学院(英文名:Jiujiang University,缩写:JJU),简称“九院”,地处江西省九江市,是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和九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办学体制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教育后勤新科技应用领跑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汉语国际推广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九江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1年创办的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2002年3月,经由教育部批准,将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江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九江学院。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现有“一校两园三院”,丹枫园、紫薇园总建筑面积104.4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50.83万平方米。设有3所附属医院及1个江西省脑血管区域医疗中心。拥有图书馆2个,总面积4.67万平方米,有纸质图书330余万册、电子图书188 余万种及中外文数据库107个。本科招生专业73个,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优势专业、特色专业2个,有专任教师1872人,全日制本科生33030人。另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6个二级学院。
2024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位列第461名。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位列第483名。
学校历史
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九江学院(以下称学校)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创办的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1951年,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更名为江西省立九江专区护士学校,并于1952年与江西省第三医士学校合并组建九江卫生学校。1958年,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在九江卫生学校基础上正式成立。同年,九江师范专科学校设立。
原九江师专是1958年九江师范学校升格为九江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九江工业专科学校、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这三所学校,被合并成了九江大学,1962年九江大学部分院系分离出去,另外组建成九江师范学校,1976年九江师范学校改为江西师范学院(九江分院),1978年又变成江西师范学院(九江分院)分建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九江教育学院
198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企业干部学校,后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企业管理学校;199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企业管理学校基础上建立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九江教育学院创建。
九江学院
1986年,九江教育学院在九江教师进修学校的基础上设立。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江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九江学院。
2002年3月,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江教育学院共同合并组建成九江学院。2011年九江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式运营。2012年7月,九江学院附属温岭医院挂牌成立。第二年,在江西省教育厅和卫生厅的批准下,解放军第171医院被评为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并于2014年挂牌。
2018年12月,九江市发改委核准了九江学院教育资源整合项目招标,为九江学院建设新校区,拟建地址为濂溪区莲花镇濂溪大道中段。2020年5月,学校向省卫健委行文申办九江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并于同年7月8日获得批复。2021年,九江学院被列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规划重点建设单位。2022年10月26日,九江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正式运营。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26个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73个。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72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0.54%,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37.61%,“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23.24%。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赣鄱英才555工程”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4人次。聘请程天民院士、严陆光院士和李圭白院士等为名誉教授,128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或客座教授。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九江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10个,江西省“十四五”潜力发展一流学科1个,拥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2024年,新增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国际商务)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环境工程方向、生物技术与工程方向、制药工程方向)3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九江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14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67门,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类专业认证1个,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3个。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17项。
质量工程
教学成果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先后与俄、柬、美、澳、英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举办留学生中文、医学等专业教育,现有留学生417名。作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深入拓展汉语国际推广和华文教育。与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合作设立孔子学院,3次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奖”,被纳入“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建设行列。
学术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九江学院现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4年12月,九江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4.67万平方米,阅览座位7000余个,设有丹枫馆、逸夫馆。馆藏有纸质图书330余万册,电子图书188余万种,引进CNKI、SCI、EI等中外文数据库107个;年订购纸质期刊800余种,报纸40余种。依据丰富的馆藏及网上资源,基本形成了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网络中心现有存储容量105TB,拥有万兆路由核心交换机等先进的网络设备,通过网络终端,向读者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学术期刊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ISSN 1674-9545,CN36-1297/N)创刊于1986年,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九江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临床麻醉、医学检验、运动医学、法医学、医学教育研究等栏目。被国家图书馆列为馆藏期刊,上海图书馆、江西图书馆及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均有收藏。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季刊,ISSN 1673-4580,CN36-1285/C)创刊于1982年,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九江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9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截至2017年6月,《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CNKI)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4项;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3项;获批国家授权专利1340项,授权专利数居全省高校前列。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九江学院校徽的地域特征与文化寓意显著。校徽内部环线偏上有一轻灵跃动的白鹿。白鹿,向来在中华文化里代表了友善、祥和、敏慧,又与九江著名的历史书香名迹,庐山白鹿洞书院相呼应,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之意。内部环线正中水平线往上,正是五老峰剪影,下方描绘的摩尔纹,象征了九江市著名的长江与鄱阳湖,突出九江学院代表性的地域标识;寓意九江学院既得天地之灵气,又富人文之化育。
徽章
学校徽章规格为53mm×16mm的长方形,红底白字。
校旗
旗面为红色,旗上图案由校徽及校名组成。其中,校名字体用邵式平字体,校徽位于旗面左上角。
精神文化
校训
竞知向学厚德笃行
九江学院校训“竞知向学、厚德笃行”。基本涵义即是要努力学习、追知真理、崇尚科学与知识、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修行个人的道德修养,切实、躬行所学,成为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笃行”一词取自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传世名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
校歌
九江学院的校歌为《九江学院校歌》,甘筱青作词,张艺鸣作曲。
社团文化
截至2022年9月,九江学院有正式注册的学生社团39个,分为体育竞技类、学习实践类、文学艺术类、新闻信息类、公益服务类和创业类。
青马研习社
2022年,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成立了学校第一个红色思政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习社。研习社以“研习马克思主义,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为宗旨,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认真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用新思想凝魂聚气、固本培元。
美食文化协会
美食文化协会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食文化"为宗旨。传承弘扬美食文化,提倡光盘行动节约精神,积极主动参与食堂用餐管理,大力培养社员勤工俭学美德。美食文化协会定期开展饮食文化和安全讲座,生活小黑板以及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提供大家自我发展的平台,解锁一个又一个的新技能,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在探索中提高文化修养。
模拟联合国协会
模拟联合国协会以平等、团结、共进、和谐为活动宗旨,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新时代的青年责任感,认识国际形势,通过组织各类学生学术活动,向⼴⼤青年普及国际关系与外交知识,树⽴热爱祖国、关⼼世界的真挚情怀。九院模联多次受邀参加武汉大学及南开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举办的模联大会,且荣获各类奖项。九院模联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模联骨干。所举办过的三届九江学院模拟联合国大会均受到了校级领导高度重视。更是在第三届九江学院模拟联合国大会邀请到了著名外交官、中国前驻荷兰大使华黎明先生,华大使亲临九江学院指导,并对学校开展的模拟联合国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现有“一校两园三院”,丹枫园、紫薇园总建筑面积104.48万平方米。
丹枫园校区
丹枫园位于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丹枫园校区拥有网球馆、半山美术馆、江西农业大学图书馆、香远楼、文友楼、义丰楼、立信楼和体育训练中心等建筑设施。
紫薇园校区
紫薇园校区占地1569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单位工程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教学服务中心、公共教学楼、研究生院、医学科创中心、文化与传媒学院、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综合体育游泳馆等。新校区北面通过昌九城际铁路快速通道与主校区(丹枫园校区)相连,可容纳在校生1.2万人左右。
校园环境
九江学院两南山项目
两南山项目位于九江学院主校区东北角原慈云寺遗址上,由陶渊明和陈寅恪两幢故居组成。建筑面积900平方米。陈寅恪故居按庐山松门别墅原比例复建,基地面积为167.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9.99平方米,石木结构,2层四坡屋顶。陶渊明故居依据现状地形和《归田园居》中描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营造,建筑由展览馆、和陈列堂和办公区三部分组成,由开敞走廊连接,建筑面积600.40平方米,仿晋代民居砖木结构,外墙为青砖,室内及外廊为木柱,马头墙瓦屋顶。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注: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
历任领导
杰出校友
学术界
注:资料来源
企业界
注:资料来源
学校排行
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九江学院位列第433名。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九江学院位列第461名。
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九江学院位列第483名。
学校荣誉
2005年,九江学院荣获“省级园林化单位”称号。
2011年,九江学院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三部委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2013年,九江学院获评江西省高校2013年平安校园创建先进单位。
2017年5月,九江学院荣获2017年教育后勤新科技应用领跑单位称号。
2020年12月,九江学院获评2019年全省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
2021年,九江学院成功入选2020年度“创建江西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2022年,九江学院获评第十三届九江市文明单位。
2024年,九江学院荣获“2023年度全国1+X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秀考核站点”称号。
2024年,九江学院被评为“江西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2024年3月,九江学院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