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兜率寺
编辑:浩

兜率寺(原名:狮子岭道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寺,也是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明末,由郑继蕃(柏庵和尚)创建,初名狮子岭道场,清光绪年间改建为寺并定名。寺名源自佛经“兜率天”,寓含“知足喜足”之意,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狮子岭景区内。

抗日战争前,兜率寺计建庙宇达104间,钟、鼓、法器俱全,藏有各种经书数千卷。文化大革命期间,兜率寺遭到毁坏,两尊珍贵的肉身菩萨被毁。1978年以后,兜率寺逐步恢复了佛教活动。1982年以后,该寺由大德高僧圆霖法师担任住持。在圆霖法师主持期间,该寺增建了天王殿玉佛殿。此外,圆霖法师将兜率寺由原来的禅宗道场改为净土宗。1983年,兜率寺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兜率寺被公布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至2008年,圆霖法师主持在狮子岭上建起了标志性建筑物大慈塔、下院兴隆寺、地藏庵等。

兜率寺雄居深山,寺庙周围群山环抱,古木参天。兜率寺建筑依山而建,以藏经楼为主体,无传统围墙与山门,保留经院式寺庙特色。该寺设有山门、天王殿、玉佛殿、三圣殿、东院门等建筑,鼎盛时期,兜率寺寺内常住僧侣四十余人,加之四方云游者,多达百人,该寺会在正月十五举办庙会。

名称由来

该寺其创建者为明代江浦县高士郑聘之季札——郑继蕃。继蕃少年受家父薰陶,潜心于理学,中年因不满朝政,乃精研释典,削发为僧(人称柏庵和尚),创建狮子岭道场,后改名为兜率寺。

““兜率”二字出自佛经“兜率天”,“兜率”乃佛家梵语,亦作“兜术”、“兜率陀”、“都吏多” 等, 义译为知足、喜足、妙足、上足等,谓“ 受乐知足而生欢喜之心也”。“兜率天”分内院、外院,外院为天众所居,内院为弥勒佛之净土,寺以“兜率”命名,体现了创建者喜得狮子岭宝地,仿佛置身于“兜率天”超尘脱俗,满心欢喜,又据《普翟经》云,“其兜率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萨常坐此为诸天人敷演经典”。由此观之,寺以“兜寺”命名亦可窥创建者拟以“传经布道、敷演经典”为宗旨之初衷。

历史沿革

兜率寺前身为狮子岭道场。建于明代末年。鼎盛时期,该寺内常住僧侣四十余人,加之四方云游者,多达百人,每日晨钟暮鼓,香火燎绕,实为佛门不可多得之修持圣地,为江北名刹之一。抗日战争前,兜率寺计建庙宇达104间,钟、鼓、法器俱全,藏有各种经书数千卷。文化大革命期间,兜率寺遭到毁坏,僧侣无影香火绝,连两尊珍贵的肉身菩萨也被毁。1978年以后,兜率寺逐步恢复了佛教活动。

1982年,文物普查时兜率寺有大小房间40余间,全是青砖小瓦木结构建筑。1982年以后,该寺由大德高僧园霖法师担任住持,开始对原有古建筑进行修复、翻建,新建了山门、天王殿玉佛殿、三圣殿、东院门等建筑。1984年,由于狮子岭深厚的人文积淀,“狮岭雄姿”被评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

2004年至2008年,圆霖法师主持在狮子岭上建起了标志性建筑物大慈塔、下院兴隆寺、地藏庵等。

位置境域

兜率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老山西华峰下。

寺内建筑

兜率寺一开始就不筑围墙、不设山门、不建大殿,只有以藏经为主体的建筑设施。后世相继者皆悟祖师之初衷,从一开始到它的鼎盛期,始终保持原先经院式寺庙之特色(即以讲经、藏经为主旨)。兜率寺设有山门、天王殿、玉佛殿、三圣殿、东院门等建筑。

主要景点

古树

兜率寺西侧的两棵古银杏树和大慈殿前的桂花树均有三百余年的树龄,其枝丫,仿佛要揽抱每一位来此礼佛的善男信女,禅意着佛祖的悲悯。

历史人物

圆霖法师(1916-2008),潍溪(原属宿州市)人。俗姓杜,名振山,笔名大雄山人,别号山僧。他少时早惠,并亲近佛门,尤为喜爱书画。22岁时与梅雪峰结交,并参加宿县书画社,曾作《惠可断臂图》,初显惠根。青年时只身远游,结交贤达。32岁时于南京江浦狮子岭兜率寺出家为僧,法名圆霖。当代高僧,一代禅画宗师。曾任南京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南京狮子岭兜率寺方丈。修行之余,以书画禅墨接引众生,以艺术的方式别开生面地弘扬佛法。他以笔墨开示正法,教化人心,度人无数,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禅画。

开发与保护

1983年,兜率寺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兜率寺被公布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南京兜率寺 深山藏....新浪微博.2025-09-08

文化浦口 | 禅意深深兜率寺.微信公众平台.2025-09-08

Page 36 - 浦口文史第十二辑.南京浦口政协.2025-09-08

宿博云展 | 墨韵丹青——宿州名家书画展.微信.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