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氏偕老同穴(拉丁学名:Euplectella aspergillum),是偕老同穴科偕老同穴属下的一种海绵。在欧洲,阿氏偕老同穴也有一个和爱情相关的名字,叫做维纳斯花篮,维纳斯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
阿氏偕老同穴有二氧化硅骨针,看起来像玻璃一样,所以又被称为根足虫。大多数阿氏偕老同穴约30厘米长,但是偶尔也有超过1米的“巨海绵”。其在靠近菲律宾的西太平洋小范围分布。阿氏偕老同穴诞生于5.4亿年前,在海洋40至5000米的地方均有分布,但通常生活在地平线500米以下的深海中。阿氏偕老同穴会摆动内层领细胞的长鞭毛,制造出穿过身体的水流,并通过领细胞捕获并吸收悬浮在水中的营养微粒。科学家推测,阿氏偕老同穴可能需要进行有性繁殖,水流也可以增加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机会,有利于它们的繁殖。
在日本,阿氏偕老同穴也会出现在婚礼的彩礼中,寓意新婚夫妇能够长长久久。阿氏偕老同穴海绵可以产生玻璃纤维,因此有科学家尝试利用其低温生产光纤。伦敦圣玛丽艾克斯30号大楼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也参考了阿氏偕老同穴的结构。
命名
“偕老”一词,来自于诗经《邶风·击鼓》里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同穴”来自于诗经中另一篇《王风·大车》中的“榖则异室,死则同穴”。偕老同穴结合在一起,就是生死与共,至死不渝的意思。在欧洲,阿氏偕老同穴也有一个和爱情相关的名字,叫做维纳斯花篮,维纳斯就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
阿氏偕老同穴的名称和俪虾科的某些成员(也称玻璃海绵虾或连理虾)有关,这种虾会在幼年时进入海绵的中央腔,并以宿主排泄的营养物质为食,同时为宿主打扫卫生。同一只偕老同穴中通常会居住一只雄虾和一只雌虾,最后因为长得太大而无法从排水口离开,于是结为终身伴侣。
分类
偕老同穴属在中国有三种:即马氏偕老同穴、欧氏偕老同穴和堂皇偕老同穴。
形态特征
大多数阿氏偕老同穴约30厘米长,但是偶尔也有超过1米的“巨海绵"。阿氏偕老同穴的骨架是由微小的放射状二氧化硅骨针组成,玻璃中也具有这种矿物质。骨针呈分支网络排列,让海绵强韧。骨骼能抵抗洋流和捕食者,例如深海鱼类和海蟹。阿氏偕老同穴的骨架看起来像玻璃一样,所以又被称为根足虫。
分布范围
阿氏偕老同穴在靠近菲律宾的西太平洋里小范围分布。
栖息环境
阿氏偕老同穴诞生于5.4亿年前,在海洋40至5000米的地方均有分布,但通常生活在地平线500米以下的深海中。
生活习性
阿氏偕老同穴同所有海绵一样,它们也会摆动内层领细胞的长鞭毛,制造出穿过身体的水流,并通过领细胞捕获并吸收悬浮在水中的营养微粒。
生殖方式
科学家推测,阿氏偕老同穴可能需要进行有性繁殖,那这样的水流也可以增加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机会,有利于它们的繁殖。
主要用途
相关事件
2023年4月26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外科研人员对安吉县晚奥陶世(距今约4.4亿年)安吉生物群中的六射海绵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现代六射海绵类型,属于偕老同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