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文井江
编辑:浩

文井江,又称为汶井江,是岷江最大支流之一,下游河段又称西河。其源流来自崇州市西北高山区的九龙池和小海子,被誉为崇州人的母亲河

文井江全长109公里,其中在崇州市境内就有96.8公里,流经崇州市、大邑县新津区,流域面积近1300平方公里。它由北向南流经崇州市鸡冠山乡、文井江镇怀远镇元通镇锦江乡崇阳街道、大划镇、集贤乡三江镇,贯穿崇州全境,将崇州平坝地区一分为二,灌溉着崇州1090平方公里的土地。文井廊桥位于崇州市西河城区段千功堰上游,建成于2005年9月,桥身全长325米。据《华阳国志》记载,战国时期李冰曾疏导文井江,形成"西江晚渡客三千"的商贸盛景。唐代通济堰工程开启了文井江的灌溉功能,至2018年灌溉范围扩展至新津区彭山区等县,覆盖农田51.99万亩。2021年建设的李家岩水库成为成都市第二水源地。

名称由来

文井江,是岷江最大支流之一的西河。对于崇州市人来说,西河在元通镇以上称为“文井江”,元通镇以下则叫做“西河”。

文井江的得名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光绪《崇庆州志》中记载说:“其水每错综散流,形如井字,故以为名。”其二是《益州记》中提及文井江“江中有井,井见土乱。”

“西河”的得名,原因就是文井江经崇州城西而南下,然后蜿蜒流入新津区界。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文井江流域已出现农耕文明,《华阳国志》记载古蜀国朱利在此开创农耕。战国末年蜀郡守李冰实施系统治理,通过"穿羊摩江"分流文井江,奠定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的农业基础。唐代章仇兼琼主持扩建通济堰,在文井江与南河交汇处设置渠首,采用竹笼卵石软堰调节水位。

明清时期形成"四大码头"商贸体系,怀远镇成为漕运枢纽。1951年至1958年实施通济堰五期扩建,灌溉面积从15万亩增至43.92万亩。2015年启动的李家岩水库建设项目,截至2024年,李家岩水库已完成大坝主体工程,库容1.73亿立方米。

地理特征

文井江河道自西向东流经崇州怀远镇清风岭后出山,在元通古镇附近汇聚五里河、味江河等支流形成西河干流。经崇州市全境后于新津四川五津镇汇入岷江,最终经宜宾注入长江。根据2023年监测数据,其下游南河青龙段多年平均流量达75立方米/秒。

文井江其源流来自崇州西北高山区的九龙池和小海子,被誉为崇州人的母亲河,是岷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全长109千米,其中在崇州市境内就有96.8千米,流经崇州市、大邑县新津区。它由北向南流经崇州市鸡冠山乡、文井江镇怀远镇元通镇锦江乡崇阳街道、大划镇、集贤乡三江镇,贯穿崇州全境,将崇州平坝地区一分为二,灌溉着崇州1090平方千米的土地。96.8千米的流程中,其中53千米,文井江曲折奔腾在群山之间,随崇州市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从海拔3000米汇溪流曲折而下,一路渐次跌落到崇州市与新津县交界处的海拔480米,其间2000多米的落差。

文井江从北到南拥有数十条支流,其中崇州市境内就有干五里河、味江河、沙沟河、泊江河、向阳河、白马河、黑石河和羊马河等8条主要支流。文井江接纳了这么多的支流,形成了1300平方千米的西河流域水系,年径流总量达4.6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2.39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资源量达6.64万千瓦。

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北岸支流短促陡急,南岸支流源远流长。羊马河为战国时期李冰为分流文井江水势而开凿。河道平均比降13.3‰,下游西河段河道宽80-120米,水深3-5米,历史上可通行30吨木船元通古镇

据资料记载,文井江曾经的鱼类资源极其丰富,共有30多个品种,以鲤鱼、鲢鱼、鲫鱼最多。在鸡冠山乡和文井江镇的各支流中,还可以见到罕见的中国大鲵、梆梆鱼、马口鱼等。

文井江上游所在的山区,森林植被类型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这里有属于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珙桐、银杏、水杉等,拥有川西旅游环线风景区中面积最大、品种最多、最为集中的枫槭林、桂花林、芍药林和高山杜鹃林,是成都市地区少见的天然森林博物馆,极富观赏和科学考察价值。

水利工程

李家岩水库位于怀远镇青峰岭社区上游1.3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356平方公里。工程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高123米,设计日供水能力135万吨。库区涉及崇州市文井江镇怀远镇9个行政村,移民安置1327户。

通济堰历经多次改造,1955年改用混凝土闸门后,引水量提升至70立方米/秒。现存历史遗迹包括千功堰、石头堰等明清水利设施,其中千功堰至今灌溉农田12.6万亩。2023年统计显示,文井江流域现有水库23座,总库容2.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占成都平原的14.7%。

文化景观

文井廊桥位于崇州市西河城区段千功堰上游,建成于2005年9月,桥身全长325米。

流域内发现三星堆文化遗址3处,出土青铜酒器与文献记载的"朱利酿酒"传说相印证。现存古碑刻17通,最早为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重修文井江记》,记载河道治理史。2021年考古发现宋代沉船遗址,出土陶瓷器皿200余件,证实其古代水运地位。

文献记载

扬雄蜀王本纪》载:远古时代,有一位叫朱利的女子诞生在文井江畔之朱亭(今崇阳镇朱氏街),成长为江原一部落女首领。后被迁居到成都市的农业部落首领社字娶为妻室,共同建立了一个国家。筑都于今郫都区内,号称杜宇。从此,望帝和利妃教人们务衣,文井江两岸五谷丰登。

相关事件

2025年8月6日17时35分,邛崃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火井镇、南宝山镇短时有大到暴雨。截至18时15分,邛崃市气象台信息显示:南宝山木梯段最大小时雨强达到81.8毫米,刷新今年邛崃单小时雨强记录。山洪继续向前冲,在南宝山镇与大同镇交界处涌进了文井江。这是一条干流,浑黄的山洪汇入时,河水水位明显上涨。

18时42分,接到了上游通知:天池河水位瞬时陡涨,齐头水来势凶猛,下游请注意。根据现场人员统计,截至19时,洪水过境水位下降至安全水位,邛崃市沿河共计劝离游客、垂钓、戏水群众67人,山洪危险区转移10户14人,未出现因山洪灾害伤亡事件。8月8日,邛崃市天池河—文井江流域再次发生山洪,运用上下游汛情联动机制,这次也顺利避过,没有人员伤亡。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一江春水润蜀州(二)——文井江记述.今日崇州.2024-09-26

【读城】元通古镇的底色:时间缓慢,春秋正在叩门 .微信公众号.2025-08-16

【人文地理】文井江.史志崇州.2024-09-26

崇州母亲河文井江源头在这里!.成都水务.2024-09-26

“成都第一廊桥” 昨日崇州落成.新浪网.2025-09-05

【图说崇州新变化】滨河公园的新老照片值得你细细品味~.微信公众平台.2025-09-05

【美丽四川】都江堰的水流去哪里了?.四川省情网.2025-08-16

【历史文化】古蜀国母“种酒藏天下”(一)‖易旭东.四川省情网.2025-08-16

【历史文化】古蜀国母“种酒藏天下”(一)‖易旭东.微信公众号.2025-08-16

眉山泰善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种养循环种猪养殖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眉山泰善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种养循环种猪养殖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2025-08-16

远去的航线 回望岷江水上枢纽新津港(组图).央广网.2025-08-16

抚摸文井江.达州晚报.2025-08-16

与山洪赛跑85分钟,邛崃紧急疏散81人.川观新闻.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