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又称合肥地铁2号线;英文名:Hefei Metro Line 2)是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建成运营的第二条地铁线路。列车采用6节编组B型列车。标志色为群青。
2013年6月,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展开全线建设,该线路联系肥西县、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西起南岗站,东至三十埠站,线路全长27.8千米,全为地下线,共设24座车站,设车辆段1座,停车场1座。2017年12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2022年10月,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正式进入铺轨施工阶段。东延线起于2号线终点站三十埠站,东至撮镇站(原泉香路站)。2023年12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开通初期运营。截至2025年1月,2号线西起蜀山区南岗站,途经庐阳区,东至肥东县撮镇站,共设车站35座,全长42.26千米,日均客流达50万人次。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实现全线通车后,对加强肥东与市区交通连接、加速县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历程
201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年2月19日,合肥地铁2号线西七里塘站正式封闭施工,标志着合肥地铁2号线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6月22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五里井站(不含)至三十埠站开始施工三十埠站正式开工。10月15日,2号线首台盾构机在土建TJ04标铜陵路站正式始发,2号线进入隧道挖掘阶段。2015年12月8日,2号线顺利穿越五里墩立交桥。
2016年6月1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正线开始轨道铺设。8月17日,随着第一根钢轨的铺设,2号线正式进入正线轨道铺设施工阶段。11月8日,2号线成功下穿南淝河,实现全线洞通。2017年2月26日,2号线首列车顺利抵达蜀山车辆段。
2017年5月14日,2号线正线轨道铺设工程(蜀山车辆段出入段线至龙岗停车场出入场线)顺利完成长轨贯通,全线“轨通”。6月8日,2号线接触网成功送电,全线“日本电通集团”。6月19日,2号线完成综合联调联试。6月20日,2号线空载试运行第一趟列车从蜀山车辆段始发,全程历时约33分钟(途中不停靠任何站点)。11月,顺利完成自动扶梯重载压力测试。11月22日,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公示合肥地铁2号线延长线工程勘察结果。12月6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启动试乘活动。12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运营。
2020年9月29日,合肥轨道交通2、3号线延长线正式开工。
2021年11月16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三十埠站至护城路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始发。12月9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桥头集路站至撮镇路站区间右线盾构始发,为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第10台始发的盾构机。12月10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护城路站至祥和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12月14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瑶岗路站至和平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成为全线第5个单线贯通的盾构区间。12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祥和路站至金阳路站区间左线也顺利打通。
2022年1月7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撮镇路站至新安江路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贯通。2月21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项目11座车站已封顶8座,24条盾构单线区间已贯通7条。2月28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寓酒路站至瑶岗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3月5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和平路站至泉香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撮镇路站至新安江路站区间左线盾构机顺利始发。
2022年4月30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桥头集路站至撮镇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5月5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瑶岗路站至和平路站盾构区间左线顺利贯通。5月9日下午,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金阳路站至桥头集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6月17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寓酒路站至瑶岗路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6月24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桥头集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7月12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撮镇路站至新安江路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
2022年7月15日-7月21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对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车站暂命名予以公示。自西向东依次为:三十埠东、祥和、桂王、对河、店埠河、排头、肥东站、和睦湖、马桥、南沙河、撮镇镇。场段暂命名为:南沙河停车场。7月31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瑶岗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至此,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11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为合肥轨道交通三期工程首条实现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的线路。9月7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护城路站至祥和路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9月11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桥头集路站至撮镇路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11座车站已全部主体结构封顶,24条盾构单线区间已有18条贯通。
2022年9月20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三十埠站至护城路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10月22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正式进入铺轨施工阶段。10月23日消息,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轨道铺设工程将从泉香路站开始。11月8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四顶山停车场出场线隧道顺利贯通。12月13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三十埠站至护城路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
2023年2月15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新安江路站至肥东火车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标志着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右线顺利“洞通”。3月10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四顶山停车场入场线区间顺利贯通。
2023年3月30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实现全线“洞通”。5月,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11座车站已全部封顶。5月31日,合肥市民政局公布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车站的正式名称。6月23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11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区间工程已全线“洞通”;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已完成总量的50%,轨道铺设已完成总量的97%。
2023年6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顺利实现全线"短轨通",与既有2号线轨道完成对接,2号线东延线11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区间已全线"洞通",铺轨已全线"短轨通";长轨焊接已完成总量的66%,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已完成总量的50%。。8月23日,2号线东延线于22日晚顺利实现全线“电通”。9月1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延长线正式启动为期3个月的空载试运行。
2023年11月,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顺利完成20天“满图”试运行,各项运营指标均远高于国家规范要求并达到历史最优值,其中车辆、供电等多项运营关键指标实现“零故障”运行,列车运行图兑现率也达100%。。11月20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机电1标顺利开展子单位预验收,实现车站功能联调联试,基本完成迎接乘客的各项准备工作。12月19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延长线工程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会议圆满结束,经严格评审,合肥轨道交通2、3号线延长线工程具备初期载客运营条件,即将投入运营。2号线东延线全长14.5公里,设11站11区间,连接既有2号线三十埠站,延伸至肥东县主城区。3号线南延线全长11.3公里,设8站8区间,连接既有3号线幸福坝站,延伸至肥西县主城区。12月22日至23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开始试乘,试乘期间,乘客通过安检后,由绿色通道进出,免费乘车,不限次数。12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三十埠站至撮镇站)开通初期运营。
2025年3月1日起,“地铁洗衣”便民服务在合肥轨道2号线10座站点上线。4月17日,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三里庵站出入口及地下空间改造工程已全面竣工并通过消防验收,将于近期正式开放。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线路走向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西起南岗站,东至三十埠站,呈东西走向,途经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和肥东县。
线路参数
速度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后,平均运行速度由试运行期间的30.63km/h提高至33.37km/h,列车平均单程旅行时间由54分23秒缩短至49分55秒。其中,南岗站-三十埠站单程旅行速度提高至33.39km/h,单程旅行时间缩短至49分53秒;三十埠站-南岗站单程旅行速度提高至33.39km/h,单程旅行时间缩短至49分57秒。
东延工程
合肥地铁2号线东延工程起于三十埠站(2号线实施时已预留东延条件),南至肥东南部新市镇木秀路站,线路沿长江东路—太子山路—四顶山路敷设。线路长14.18km,其中地下线7.8km,高架线6.38km。设站10座,其中换乘站1座,平均站间距1301m,设四顶山停车场与远期6号线共用。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客运流量
2021年6月24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总客流突破30329.2194万人次。2022年3月8日,2号线总客流量达到37303.1613万人次。2023年12月31日,2号线运送乘客67.72万人次。2024年端午期间(6月7日至10日),2号线日均客流量达37.91 万人次。
设施设备
车辆设施
合肥轨道交通 2 号线选用 B 型车,直流 1500 V 架空接触网供电,最高运营时速 80 km/h。 初、近、远期均采用 6 辆编组,初期共配置 28 列、168 辆。 运行交路:初期单一交路;近、远期改为大小交路套跑,高峰小时分别开行 12 对、20 对及 26 对列车。
运行系统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车辆段不设独立控制中心,而与1~5号线共用位于1号线滨湖车辆段的大楼统一调度。 段内列车停放分检修库、运用库两处,一改1号线车辆段的“串联”布局,采用“并联”布置,流程更紧凑。 运用库设28个固定车位,恰好容纳初期配置的28列电客车;另配套检修库与停车场,满足日常运维需求。
智慧安检
合肥市轨道交通 2 号线拟全线启用智慧安检系统,计划 2022 年 1 月底前完成安装。线路共设 24 座车站、51 处安检点,本次升级聚焦过站行李检测:借助新系统,违禁品可直接由设备识别并报警,无需人工逐一判读,实现通行效率与安全双提升。
“智能化”体现在系统可自动扫描安检机内的包裹:依托物品成像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比对数据库模型,实时在原图上以文字标注疑似危险品类别或名称,并触发声光报警。可精准识别的违禁品涵盖刀具、剪刀、斧子、枪支、压力罐、液体瓶、易拉罐、打火机及打火机油等。
“可视化”指全线路安检设备联网运行:光学图像、X 射线成像及全程监控视频同步采集、集中存储,保存期不少于 90 天;支持按包检索、实时回放,实现安检全程可追溯、可视可查。
文化特色
线路主题
合肥轨道交通 2 号线开行“科技创新”与“家风家训”两大主题列车。线路识别色定为蓝色——蓝色寓意科技,又恰好贯穿高新区、科学城。全线以蓝为衣,既彰显“高新科技”的内核,也呼应合肥“创新高地”的城市定位,旨在锻造一条流动的“蓝色科技走廊”。
特色车站
合肥地铁2号线精选六座文化重点站——蜀山西、大蜀山、三里庵、三孝口、四牌楼、五里井——统筹呈现“家风家训”与“孝文化”两大核心主题。
蜀山西站以“蜀山竞秀”为概念,提炼大蜀山三角轮廓为空间母题。天花以 AB 分区布局:两侧共性区用铝方通平铺,中央个性区适度抬升,形成山峦起伏之势。主色取青绿,宛若山林吐翠,既映出自然的清新,也寄寓大蜀山荫庇后人的深远意境。
大蜀山站以“玉兰绽放”为概念主题。1984 年 9 月 25 日,合肥市九届八次人大常委会决议,将广玉兰定为市树。车站借此灵感,以铝合金折塑花瓣,仿生玉兰盛放之姿,把一抹自然植入地铁空间,诠释合肥生态宜居的城市气质。
三里庵站以“书藏古今”为主题:从古籍装帧汲取灵感,把线装纹理凝练为柱身纹样;又将中式博古书架抽象为天花肌理,使柱体“隐”于架间,宛若卷帙深藏。柱藏架中,架覆柱上,一显一隐,呼应三里庵的文脉底蕴,营造“书香暗涌,古今同藏”的站内意境。
三孝口站以“三张孝母”为核心意象。设计从“三孝口”传说切入:天花抽象中国结,取其慈孝平安之寓,织就一片祥瑞;柱面则以剪纸叙事,将“三张孝母”故事镌刻其上。绳结与剪纸一上一下,既是艺术的铺陈,亦与“孝母”主题丝丝相扣,让车站在往来之间化作流动的文化课堂。
四牌楼站以“时尚节拍”立意:造型取飘逸彩带的律动感,色彩萃取霓裳斑斓,将商业图腾“条形码”与流行色交织,铺陈于天花与柱面。线条跃动、色块碰撞,织就明快炫彩的空间节奏,与站外繁华商圈的脉搏同频共振。
东五里井站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站厅天花借意中国传统建筑,赭黄色木构舒展,古韵悠然,与主题一脉相承。
价值意义
合肥地铁2号线是一条东西方向的骨干线,联系老城区、高新区、科学城,引导和促进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合肥科学城的发展。(东方网评)
合肥地铁2号线开通后,与1号线在大东门站换乘,合肥轨道交通也正式结束了此前单线运营时代,进入“双线运营、多线建设”的新阶段。(安徽网评)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与已投入运营的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共同构成轨道交通网“十”字型骨干线路,这标志着合肥市轨道交通正式跨入“双线运营、多线建设”新阶段,迎来“换乘时代”。(中国新闻网评)
合肥轨道2号线东延线串联肥东县老县城、肥东站与肥东南部新市镇,与既有2号线贯通运营后,将加强肥东县与合肥中心主城区之间的联系。(安徽商报评)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基础产业司评)